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林中,心不動則人不妄動,不動則不傷;如心動則人妄動,則傷其身痛其骨,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。
我們的心念猶如猿猴跳躍,也像瀑布湍流,念念不停;前念決定的事,后念又幡然后悔;前念生出善意,后念又升起傲慢,若不小心守護,就會在煩惱的五欲愛河中翻滾浮沉,在六道之中生死輪回不已。
身心的活動,深深影響著我們生活的苦樂、內心的凈染,如何正確認識和導正身心活動方向,“看心”的法門,可以作為我們修正的參考。
每一個人都期許自己:我有道德、我有福報、我的命運很好!所謂“道德福命”,不是你說自己有道德,就有道德;說自己有福報,就有福報。“道德福命”是從哪里來的呢?有四點看法:
第一,道生于安靜
道在哪里?道在寂靜的世界里。平時如果我們能把自己的身心安靜下來,道就會浮現在前面。所謂“道”是很平等的,“道”是很普遍的,“道”是共有的,“道”是恒長不變的;如果我們不能把自己的身心安定下來,不把雜念去除,任他妄動、妄想,就不容易懂得“道”。
第二,德生于克己
什么叫德?德是對自我的要求,不是用來要求別人。我們常常不自覺地怨怪周圍的人,你不好、他不好,這個不對、那個不對;有德的人不會如此,他會自我要求、自我健全、自我圓滿,這才是德。
第三,福生于儉樸
福在哪里?福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勤儉樸素里。所謂“惜福”,福報要珍惜它、愛惜它,才有福報;你不惜福,把福報都浪費、用盡了,當然沒有福報。所以,在勤勞、樸素里面,容易長養自己的福報。
第四,命生于和暢
人們說“四大本空”“借假修真”,人要活在世界上,一定要有“命”,如果我們的性命結束了,身體不是我的了,身體腐爛了,就沒有色身依附性命,因此我們要重視身體。最主要的,就是要維護我們的性命;命必須要和暢,氣要和、心要和,當然人性也要和暢,什么都能暢通、暢達,命自然會存在。
所以如果你不想過痛苦的日子,了解你的心,看心是第一要位。人平日會看人、看事、看物、看山河大地、看日月星辰,甚至看自己的手腳,卻看不到自己的心。俗話說:“世有百千閑日月,人無一點好身心。”世間盡管有多少閑適的歲月,但是人實在很難保住清凈自在的身心。“心”好比大地,需要被開發,透過內觀照護自己的心念,將內在的能源和靜定的力量開發出來,必能讓心地綻放般若的花朵,結出菩提的果實。
因此,我們拜讀古德書文、名家格言、偉人傳記、先賢訓詞,要懂得深思、明白其精神要旨,并時時警惕自己效法學習,如此便能庶幾無過,日益進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