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一個脾氣很壞的人,經常控制不住我的情緒,我要修行什么樣的法門才能控制我的情緒?有時候明明知道是錯的,還是身不由已去做了,這樣怎么辦?
這個問題很好,大部分人都有這樣的困惑,包括我小時候也有這樣的情緒。無始以來人累積下來的業力非常可怕,心里知道這樣做不好,但還是常常會不知不覺地明知故犯。貪心、嗔恨心、妒忌心和傲慢心,會隨時隨地的冒出來,難以控制。特別是嗔恨心,它與“我執”有很深的關系。
自私的“我”,永遠認為自己的領地受到了侵犯。比如,這個語言是我不能夠接受的范圍,你所說的已經沖擊到我了,等于你在挑戰我。你的行為在挑戰我,語言在挑戰我,甚至你做事的方式方法也在挑戰我,因此我有理由發怒。由此得知,發怒,實際上是一個保護自我的方法。
不僅人類會用發怒來“保護自己”,所有的動物在遇到威脅時,都會盡量把自己偽裝成令人恐怖的樣子。鳥類如此、獸類如此,甚至像蜥蜴這樣的遠古動物,都會偽裝出兇狠的模樣來嚇退敵人。發怒,或者偽裝兇狠的模樣,究其深意都是沒有安全感的表示。
所謂的壞脾氣,實際上是表面逞強,要用類似發脾氣、大吼大叫的行為來壓制住對方。這是因為內心太渺小了,生怕受到傷害與侵犯。發脾氣,是以傷害他人為代價來保護“自我”,很自私。
如何讓自己真正的強大起來?如何保護自己?最好的方法就是發出菩提心,將心從自私的制俈中解放出來,并以感恩的心去待人接物。訓練自己發菩提心,會使得我們的心量越來越大,所謂有容乃大,心性平和,脾氣自然會好。
大家是否注意到,我們經常會對自己最親密的親人愛人發脾氣,對待外人反而比較禮敬。你不敢對不熟悉的人發脾氣,是害怕他會反擊,因此你能夠在他面前控制住自己的情緒。但是在最親的人的面前,你就爆發了。我們常常會利用親密的情感,肆意地傷害最愛自己、最應該感恩的人。學會感恩身邊親近的人,是培養慈悲心的第一步。當然,佛教中所說的感恩,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,它廣泛到許多人甚至從來沒有思考過的程度。
佛陀的教育告訴我們,沒有一個事物是獨立存在的,因緣如同一張相互關聯的網,沒有一個人可以獨立的“活”在這個世界上。因此,我們應感恩周邊為我們提供生存條件的人,感恩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。例如,作為一個佛教徒,當你每天早上起來發現自己還活著的時候,首先應該感恩諸佛菩薩。
如果你真的認識到,我的生命與生活如此依賴于這個世界,你將會時時處處對任何事物升起感恩之心。喝一杯茶,你需要感恩茶農、茶商,感恩陽光、水份讓茶樹得以生長,你需要感恩很多很多的人和大自然,將這杯茶最終帶到你面前。這樣的感恩,會使你獲得慈悲心。
也許感恩之心的修持,還是控制不了你的壞脾氣。作為藏傳佛教的修行人,你可以反過來嗔恨一下自己,對自己發發脾氣。嗔恨是一種強大的力量,善用這股力量,將它轉變為反省自身罪業的動力,然后積極的懺悔罪業,慢慢地妄念就減少了。
人啊,大部分時候是被面子害了。明明知道發了脾氣,讓人家受到傷害,就是放不下所謂的面子,不道歉不懺悔,硬挺著堅持錯誤。到最后,傷害得就更久更深,轉變成仇。尤其是面對自己的親人,我覺得一點面子都不需要堅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