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曾經向我父親這樣說,“我迫不及待地想在你的墳墓上跳舞!”那不是我第一次頂撞他,也不是最后一次。在我的記憶里,我們兩個從來就沒有好好相處過。我受夠了他的壞脾氣,18歲就離開了家,但是距離也不能阻止他對我的言語攻擊。在30多歲時,我和他斷絕了關系。
但這樣做只能解決部分問題。我不愿意再去挑戰人生了,我覺得自己身上失去了力量,而父親指責我的聲音始終在耳邊回響。從找男朋友到找工作再到吃藥,我做的每一個錯誤選擇,都會從父親身上找原因。即使痛苦是自己造成的,我也會因這些痛苦而怨恨父親。更糟的是,我更憎恨自己不能推翻他說失敗是我的宿命的預言。
不能放下其實是殺死了自己
朋友告訴我,我應該寬恕父親。我確信這樣做可以讓我得到解脫。實際上,當我仔細思考我們的關系時,我發現自己因為憤怒和沮喪而疲憊不堪。我應該放下了,如果不能放下,還會影響到我的友情和戀情,如果不能放下,我其實是殺死了我自己。
寬恕并不是別人做什么都是好的
事實證明,我對于什么是寬恕的理解是錯誤的。《寬恕是一種選擇》(Forgiveness Is a Choice)一書的作者、威斯康星大學教育心理學教授Bob Enright博士指出,寬恕最終是一種自由,而不是壓制。寬恕并不是別人做什么都是好的,你仍然可以很清楚地知道,他們的行為是有害的、不恰當的,并盡自己的力量讓社會上減少這樣的行為,但這并不意味著要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,讓人生一直沉浸在憤怒和怨恨之中。
你寬恕別人越多 收獲得就越多
寬恕別人并非游戲勝利者的姿態,也不是電視劇中的大團圓結局,真正的寬恕會讓你得到情緒的釋放和精神上的持久快樂。Enright博士指出,“你寬恕別人越多,收獲得就越多,它會有助你改變對自己和對他人的看法,改善人際關系。學會寬恕有助于緩解焦慮和抑郁,有研究表明,萌生‘寬恕的念頭’能降低患高血壓和心臟病的風險。寬恕了別人,其實也就是治愈了自己。”
寬恕的6個步驟:
第一步、彌補那些你傷害過的人,獲得自我寬恕。
第二步、挑出那些嚴重困擾你的人或事情,仔細審視你們的關系。
第三步、在腦海中形成你想要寬恕的圖像——你自己、另一個人或者過去的場景,然后說,“我把你從我的悲傷、反對和譴責之中解放出來”,此時意識要非常地集中。
第四步、想象你的生活中不再有任何困擾你的悲傷和委屈,你的內心得到了徹底寬恕后的安詳。
第五步、耐心一點,寬恕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治愈你的心靈。
第六步、寬恕了自己和別人的過去之后,要對身邊的人事物有更多的覺知力和寬容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