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不能無欲,無欲則讓人懈怠慵懶,不思進取。然而,人的欲望往往與他企盼達到程度有著不可逾越的溝坎,放縱欲望,沒有節度,只能是事與愿違。“養心莫過于寡欲。”減少一分欲望,也就減少一分累贅,減少一分愁苦,減少一分精神沉疴。與其跨前一步跌入無邊無涯的欲海顛簸掙扎,莫如退后一步立于水湄之上看天高地闊。從凡塵俗間的囂聲與灰屑中,騰出一灣寧靜澄明的空間,讓心靈的寡欲之舟輕輕停泊,你就會體會到生命存在的真實價值和人生的真正富有。
在口頭上,絕大多數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夠達到“簡單并幸福著”的最佳狀態,但是他們真能做到嗎?毫無疑問,這是一個大大的問號。為什么呢?因為大家都會被實實在在的生活壓得喘不過氣來,甚至頭暈眼花。實際上絕大多數人不堪承受生命之重,因為他們被占有物質財富——好房、名車、高收入、高開銷等的欲望折磨得疲憊不堪。其實,物質財富并不像很多人想像的那樣重要。事實上,有許許多多的人是在令人難以察覺的絕望狀態下生活的。
其實回頭看看,你們已經擁有了許多,為什么不微笑呢?當你對薪水的多少感到很不滿意的時候,不如想想你至少還擁有一份工作,比起很多失業的人來說,這已經是件幸運的事了。當你假日里沒有條件去一個你向往已久的旅游勝地時,不如想想,“呆在家里的樂趣也不少!”你可以遇到很多像這樣的事,每次當你注意到自己又落入“我希望生活能更好”之類的情況時,請就此打住,重新開始。先深吸一口氣,回想生活中仍有自己應該感激的事情。
在現實生活中,人們總是喜歡拼命地追求、索取,以為這樣便可以得到幸福。殊不知,當你費盡心機地實現了這個目標,消除了一個煩惱,很快你又會有新的沒有實現的目標,你又會煩惱。如此反復,永無盡頭。事實上,人們追求的東西往往是自己并不需要的。
其實,追求幸福最有效率的方法就是“降低你的欲望”。通過心理調節,使自己能夠平靜地對待目標,從而減輕或消除心理負擔。欲望低了,心事少了,自然也就吃得下、睡得著了,幸福也就會悄然而至。在世界上所有獲得幸福的途徑中,這種方法的投入產出比最高,它基本上不用你花一分錢,有時甚至能省錢。
一位智者說:“人生不同的結果起源于不同的心態。”的確,假如世界變得灰暗,那是你自己心中不夠燦爛。只要降低一份欲望,你便會得到一份幸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