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?yōu)槭裁幢仨毿蘖?xí)禪定?為什么必須養(yǎng)成某種理論上與生俱來的善巧方便?其答案僅僅在于:我們經(jīng)常心神散亂,妄念紛飛。這種分心猶如攔路虎,妨礙了我們在修行之途中的進步,因此,我們必須修習(xí)禪定。
此外,我們的心中充斥著種種習(xí)以為常的念頭和情緒。這些念頭和情緒即使很微弱,也很強大誘人。它們完全占據(jù)并支配著我們的注意力,使我們心如猿猴,妄念不斷,無法專注于任何事物。
盡力不要去想恐龍。僅僅端坐一分鐘,在此期間不要去想某只粉紅色恐龍,而去想一架噴氣式飛機。此時此刻,就請你停止閱讀,立刻這樣做!你能夠做得很好嗎?心理暗示的力量會將我們的心強烈地引向那只粉紅色的恐龍形象,不是嗎?當(dāng)然,對大多數(shù)人來說,粉紅色恐龍并不是真正困擾我們的東西。但是,如果你銀行存款空空如也,而此時需要支付賬單,你會怎么樣呢?
面對性愛、風(fēng)流韻事、工作和某個仇敵之時,你又會怎么樣呢?這些東西強有力得多。如果某天諸事不順,使你精疲力竭、暈頭轉(zhuǎn)向,事后你曾經(jīng)試著琢磨或深思過嗎?要做到這點十分困難。
巴利文佛經(jīng)中列舉了五種最容易令人分心的東西。無論是在坐禪或起身之時,這些東西都會妨礙我們的禪修。
1、貪欲。目睹某物之后,我們就想占有它,或者想到某物之時,就想要占有它。我們想要置身于優(yōu)美的音樂之中,想要更涼爽或暖和的房間,想要那輛新車或者想要那頓美餐,我們想要立刻得到這些。類似的想法浮現(xiàn)在心中之后,它就會再三出現(xiàn),直到我們最終如愿以償,或者徹底死心為止。我們?yōu)橹窕觐嵉梗寄合搿_@些鏡花水月似的幻影始終縈繞于我們的心頭,并使我們丟棄了生命中真正的珠寶,心靈也無法長時間專注于任何其他東西。
2、嗔恚(憎恨)。我們討厭生病,也討厭那種刺耳的噪音。我們討厭這種食物,想要其他的美味。我們祈愿那個讓我們不好受的卑鄙家伙掉進地洞,消失得無影無蹤。當(dāng)我們面對自己深惡痛絕的東西時,心靈就會耿耿于懷,煩惱不堪。這些破壞了我們獲得禪定的能力。
3、掉舉。我們不想得癌癥。當(dāng)然,這并沒有發(fā)生,也許永遠不會發(fā)生。然而,即使這種可能性似乎極為微渺,我們?nèi)匀粫械浇箲]。我們也不想失業(yè)或離婚,或者發(fā)生交通事故,并因此充滿煩躁和焦慮。此外,我們也費盡心機,想要得到某些東西,但心中始終擔(dān)心會徒勞無功。這些想法讓我們夜不能寐,并無法專注于眼前的美好事物。有時,我們會莫名其妙地坐立不安,身體顫抖,心神恍惚,想著種種無益之事,在這種狀況下,我們絕對無法進入禪定。
4、昏沉。有時我們的身體或心靈會過于勞累,或者身心俱疲。此時,昏昏欲睡的感覺十分美妙,我們毫無活力或干勁;有時,我們只是無法聚精會神。我們試圖讀書,然而將同一段文字讀了三遍,卻仍然懵懵懂懂,不解其意;我們試圖靜慮,心靈卻如墜入五里霧中,萬事都顯得朦朧不清。碰到這種情況時,我們也許會倍覺氣餒,轉(zhuǎn)而去看電視或做其他事情,以捱過這段昏沉?xí)r光。然而,既然禪定要求具備精進、活力、清醒和敏銳,在上述狀況中,我們當(dāng)然無法進入禪定。
5、懷疑。有時,當(dāng)我們著手禪修或做其他事情時,我們會十分優(yōu)柔寡斷。我們心存疑惑:“我這樣做真的會有進步嗎?這真的值得我花費時間嗎?我如何知道別人告訴我的那些東西是不是真的呢?我做得對嗎?還是我做錯了呢?”我們首尾兩端,猶豫不決,對手中的工作舉棋不定。我們或許會推延下去,直到我們完全確信這件或那件事情為止。
然而,生命中很少有確定無疑的東西,如果存在著這種疑慮,這件事也許就永遠無法完成。因此,生命有時需要冒險和信任。缺乏這種冒險和信任,我們就無法專心致志地去做一件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