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戶窮人家,家里只有一個寡婦和兩個小孩子,寡婦為了照料家里,無法去外面打工,只好以撿廢品為生。后來,隔壁搬來了一個外表看上去時尚新潮的單身女子。她了解到自己的鄰居是一戶以撿破爛為生的窮人家后,常常避而遠之,不和他們打交道。
日子像是一杯平淡的開水,在舉手投足間匆匆逝去。半年很快就過去了,不過單身女子仍然不放心這戶窮人家,每次出門都要再三確認門是否鎖好、窗戶是否關好。尤其當她看到兩個穿著臟衣服到處跑動的小孩,心里異常反感。
一天,單身女子在回家的路上感到口渴難耐,于是買了瓶礦泉水,喝了兩口,打算扔到垃圾桶里。這時,隔壁家的小孩突然跑了過來,“姐姐,你能把礦泉水瓶給我嗎?”單身女子愣了一下,心想,肯定是想拿礦泉水瓶去換錢,窮人家的孩子就知道占小便宜,于是直接把礦泉水瓶扔到了垃圾桶里。
小孩只好從垃圾桶里把礦泉水瓶拿出來,看著小孩佝僂的背影,單身女子覺得他們活該。晚上,整個小區突然停電了,像是陷入一個巨大的黑洞中,所有的光亮都被吸附進去。單身女子趕緊點起了蠟燭,視野又重新恢復正常。沒過一會兒,聽到了有些急促的敲門聲。
打開后才發現是隔壁窮人家的小孩子,只見他憋紅了臉說道:“姐姐,你家有蠟燭嗎?”女子心想:他們家肯定是窮得蠟燭也買不起,過來討蠟燭的。于是假裝客氣地說:“沒有啊。”正準備關門,那個小孩又說話了:“姐姐,你確定你家沒有蠟燭嗎?”
女子心想,這還賴上我了不成,如果不給他點顏色,他是不會離開的。于是朝窮人家的小孩吼道:“說了沒有就沒有。”小孩被嚇壞了,臉色無比緊張,恢復了一下后立即露出一個燦爛的笑容,“我就知道你家一定沒有!”說完便從懷里掏出兩根蠟燭,繼續說:“媽媽和我怕你一個人住沒蠟燭,于是給你送來兩根蠟燭。”
此女子聽后立即羞愧無比,同時也被眼前小孩的善良感動得熱淚盈眶,緊緊地抱著他。
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,他之所以貪小便宜是看母親撿破爛太辛苦,自己也幫著撿礦泉水瓶子,想為母親分擔一些,而當停電的時候,他的內心還能為別人著想,給他人送去溫暖,這就是小孩的善良。
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想當然,會從身份地位上看輕一個人,覺得他人圖謀不軌,其實,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。小孩的善良是一種天性,我們都應該向小孩學習。
和法律相比,良心和道德深入并滲透到人們的每一個思想和行動中。法律只制裁違法行為,良心則制止違法的念頭。所以,良心發自內心,是個人行為的道德捍衛者,是人的行為的內在制約力。做了不道德的事,良心會責備自己;做了具有崇高道德意義的事,良心上所產生的成就感會使自己感到滿足而愉悅。在行為中,良心是道德向導,起著調整和控制的作用。在良心的感召下,人性可以超越種族、國家、年齡、性別的界限,這時候,世界就不會有戰爭、有人禍了,我們的世界也會處于一片溫暖和祥和之中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