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(dāng)一個人可以放下一切的時候,他自然能夠逍遙自在,快樂無窮。一個人如果真的能夠?qū)W會放下,就是佛的境界,就會無為無不為,就能夠逍遙人間。
禪宗經(jīng)常用一句話:放下,就是丟掉了。做了好事馬上要丟掉,這是菩薩道;相反的,有痛苦的事情,也是要丟掉。而如果不丟掉,換句話說,就是心有所住。有所住,就被一個東西困住了,你就不能學(xué)佛了。真正學(xué)佛法,并不是叫你崇拜偶像,并不是叫你迷信,而應(yīng)無所住而行布施,這才是解脫,是大解脫。一切事情,物來則應(yīng),過去不留。
有個書生和未婚妻約好在某年某月某日結(jié)婚。但到了那一天,未婚妻卻嫁給了別人,書生為此備受打擊,一病不起。
這時,一位過路的僧人得知這個情況,就決定點化一下他。
僧人來到他的床前,從懷中摸出一面鏡子叫書生看。書生看到茫茫大海,一名遇害的女子一絲不掛地躺在海灘上。
路過一人,看了一眼,搖搖頭走了。又路過一人,將衣服脫下,給女尸蓋上,走了。再路過一人,過去,挖個坑,小心翼翼地把尸體埋了。書生正疑惑間,畫面切換。書生看到自己的未婚妻,洞房花燭,被她的丈夫掀起了蓋頭。書生不明就里,就問僧人。
僧人解釋說:“那具海灘上的女尸就是你未婚妻的前世。你是第二個路過的人,曾給過她一件衣服。她今生和你相戀,只為還你一個情。但她最終要報答一生一世的人,是最后那個把她掩埋的人,那個人就是她現(xiàn)在的丈夫。”
書生聽后,豁然開朗,病也漸漸地好了。
書生為什么會病倒?就因為他太在乎、太執(zhí)著,對自己的未婚妻始終放不下。當(dāng)僧人幫他解釋了未婚妻的情況后,他就能從心底將這件事放下了。放下了,病自然也就好了。禪宗認(rèn)為,一個人只有把一切受物理、環(huán)境影響的東西都放掉,萬緣放下,才能夠逍遙自在,萬里行游而心中不留一念。
真正的開悟是放下了一切執(zhí)著,看破了世間的名和利,能夠不斷的檢點自己的言行,不犯同樣的過失,讓自己每一天都在追求佛法的道路上邁進(jìn)一步。煩惱總不外色塵內(nèi)境,引起煩身惱心。無論是善惡、對錯、褒貶等,悉皆是相對法。菩提的形成,來自煩惱之中。煩惱是世間法,出離世間得智慧之助是出世間法。不為煩惱而迷惑,卻于煩惱中發(fā)現(xiàn)道的蹤跡,獲得修養(yǎng)功德的幫助,化煩惱而成菩提, 獲得圓滿的結(jié)果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