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受挫的時候,總喜歡將受挫原因歸咎于父母。
因為在嬰兒期我們習慣了他們的庇護,潛意識里以為父母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一切問題,然而當現實告訴我們,父母并沒有能力解決一切的時候,我們體會到自己的弱小,甚至“無所不能”的父母也如此弱小時,這是人生最初階段,某種程度上類似一種理想主義的潰敗,于是,我們便會向他們發火,宣泄憤怒。
其次,為什么在外面表現得謙恭禮讓的丈夫,對待妻子可能卻是粗暴急躁的呢?
因為“家人”是 屬于比“外人”更加穩固的一種關系,我們確定他/她們會包容我們,不會隨意拋棄我們,傷害我們,所以我們在家人面前更容易發脾氣,事實上,發脾氣本身是對彼此親密關系的一種驗證方式。
然而,過猶不及的是,瘋狂的指責別人也是一種危險游戲!對別人強烈表現出不滿也意味著你在摧殘著這種親密關系網,再親密的人也不會承受你無時無刻的憤怒,親人容忍你是因為愛你,這份愛和包容不應隨意被揮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