禪修的三種次第·覺受
第一種次第是“不成熟之眾生的經(jīng)驗或覺受”:顧名思議,這是凡夫的次第。就修持而言,在這個次第的行者,...
禪悟2016-10-26
第一種次第是“不成熟之眾生的經(jīng)驗或覺受”:顧名思議,這是凡夫的次第。就修持而言,在這個次第的行者,...
禪悟2016-10-26
從靜修營回來了,頗有眾望所歸的感覺。但靜修營的六天對我的意義絕不是師兄們所言的“幸運”這么簡單。在...
禪意2016-10-25
漢朝賈充,幕僚姓韓,年輕俊美.有次韓帥哥去賈充家,賈充女兒在簾子后一見傾心,偷偷遣人致意,不久兩人...
禪韻2016-10-25
前幾天見到了一個事業(yè)有成的親戚。他很年輕,卻擁有一份令一般人羨慕的工作,收入非常豐厚。別墅公寓與私...
禪悟2016-10-24
因緣所生的一切法,固然是生滅無常的,而又是相續(xù)不斷的,如流水一般,前前逝去,后后生起,因因果果,沒...
禪意2016-10-23
入峨眉閉關(guān)出成都作大地山河塵點沙,寂寥古道一鳴車。薰風(fēng)輕拂蓉城柳,曉夢驚回錦里花。了了了時無可了,行行行到法王家...
禪韻2016-10-23
佛教勸人學(xué)習(xí)放下萬緣,不要執(zhí)著感情,卻不是要人無情,因為,人本來就是有情眾生,只要把愛情的聚散當(dāng)成...
說禪2016-10-22
我們修行的目的是為了成辦今生快樂,臨終自在,未來更加快樂。說白了,修法就是為了調(diào)伏自己的內(nèi)心,這一...
禪悟2016-10-22
一、從釋迦世尊正覺緣起談世界和平 世間一切事物的存在、發(fā)展到消亡,都是因緣條件組合、安...
禪學(xué)2016-10-22
佛國九華,水墨五溪。 五溪山色——“九華十景”之首。《九華山志》中稱:九華山以天臺為首,化城為腹,...
禪居2016-10-21
“開悟”并不是一件我們能夠去獲取的東西,它是空無。我們的一生中總是追求某個目標(biāo),而開悟就是要終止這個...
禪意2016-10-21
明.蓮池大師 趙州八十猶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及至歸來無一事始知空費草鞋錢 這首詩是描寫唐朝一位很風(fēng)趣的...
禪韻2016-10-21
佛教就是這樣子,一開始的時候它的來源,它的源頭也是長遠(yuǎn)的,或者稍微比較近一點,離我們比較近一點的兩...
說禪2016-10-20
成立家庭,首先必須有一個共同努力的方向,也就是共識。 第一個共識,是夫妻間怎么相處才能...
禪悟2016-10-20
《般若波羅密多心經(jīng)》,這是本經(jīng)經(jīng)題的全稱。在佛教的典籍中,一部經(jīng)典的題目,有時往往正是這部經(jīng)典畫龍點...
禪學(xué)2016-10-20
身心俱疲者,睡覺對你沒什么用 以前人們的認(rèn)知里,覺得比起汗流浹背的農(nóng)民和工人階層,坐辦...
禪意2016-10-19